近日,美团、淘宝闪购以及京东等外卖平台掀起的 “0 元购” 热潮席卷而来,补贴大战持续升温,让整个外卖行业都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竞争狂欢之中。0元奶茶券、满18.8减18.8等大额优惠轮番上阵,多个奶茶品牌再次爆单,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7月12日突破1.5亿单。
不过,订单狂欢的背后伴随外卖平台竞争强度提升,平台利润或将被侵蚀。这场热潮背后,不仅有着复杂的商业竞争逻辑,还涉及到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,其中商标相关事宜也悄然浮现。
补贴大战中的 “疯狂” 订单
在这次外卖补贴大战里,消费者无疑成为了短期的受益者。打开外卖平台,满屏的大额优惠券、“0 元购” 的诱人标识,让消费者们难以抵挡诱惑。一时间,大量的订单如潮水般涌向商家。喜茶、奈雪、蜜雪冰城等众多知名奶茶品牌的门店,纷纷被外卖订单淹没。
店内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,外卖单堆积如山,从操作台上一直摞到地上。北京一家沪上阿姨店,上午十点半就已经排到了四百多杯,混乱的局面使得商家根本无法按照正常顺序出单。到了 12 时左右,该门店不得不闭店,不再接受新订单。同样的场景在其他城市的奶茶店也在上演,其他参与 “0 元购” 活动的店铺也都面临着爆单的压力。
商家的 “甜蜜负担”
对于商家而言,订单的激增看似是一件好事,但实际上却带来了诸多困扰。一方面,为了参与平台的活动,商家往往需要同步进行补贴,这使得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一家参与美团 “0 元喝奶茶” 活动的沪上阿姨店铺,营业额一天看似能达到一万多元,但刨去商家自身承担的补贴金额,实际到手只有六千多元。再扣除饮品成本、人工以及房租水电等基础成本后,平均下来一杯饮品甚至赚不了 1 块钱,有的商家甚至直言订单激增反而会赔钱。
另一方面,突然暴增的订单量超出了商家的正常运营负荷。人手不足、原材料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接踵而至,导致出餐速度大幅下降,消费者的投诉也随之增多,这对商家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损害。像古茗、蜜雪冰城等品牌,虽然知名度较高,但在这样的高强度订单冲击下,也难免出现服务质量下滑的情况,长此以往,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信任度。
商标在热潮中的隐优在这场外卖补贴大战的 “0 元购” 热潮里,商标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。随着大量商家参与活动,市场上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。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利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影响力,进行仿冒或打擦边球的行为。比如,可能会出现一些名字与古茗、沪上阿姨等知名奶茶品牌极为相似的店铺,这些店铺通过模仿知名品牌的商标设计、店铺装修风格等,误导消费者下单。
这不仅侵犯了正规商家的商标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可能会因为误选这些仿冒店铺,而无法获得与知名品牌相符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,从而对整个品牌产生负面印象。对于正规商家而言,商标是其品牌价值的核心体现,一旦被仿冒,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,还可能导致品牌声誉受损,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。
当下,外卖用户增长步伐放缓,平台以短期让利博用户长期留存,虽能迅速激发消费热情,却也存在隐忧。过度补贴易使商户利润缩水,甚至扰乱价格体系。
商家则需要更加注重自身品牌建设,不仅仅依赖平台补贴来获取订单,而是通过提升产品质量、优化服务体验等方式,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,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益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让外卖行业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,而不是仅仅依赖一时的补贴热潮。
文章来源于盛凡知识产权IP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