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 : 0531-58662822

从宇树科技到中国 AI:科技崛起让我国从跟跑成为领跑!
作者:鼎信 来源:互联网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09:26:18

  人形机器人格斗比赛!右勾拳如惊雷破空,回旋踢似闪电掠地,每一个干净利落的动作背后,都是数百项运动控制专利筑起的技术壁垒。

  近日,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。步入展览区,仿佛闯入机器人的 “技能竞技场”:搏击机器人依托专利算法实现毫秒级动作预判,舞蹈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关节驱动专利完成 720 度空中转体,家务机器人则依靠物体识别专利 “娴熟” 叠起衬衫、搬运纸箱……3000 余款贴着 “专利标签” 的前沿展品集中亮相,既彰显着大国科技的硬核实力,更昭示着今日之中国,创新与专利已成为驱动发展的双轮,在时代赛道上协同向前。

  从 “跟跑” 到 “并跑” 再到 “领跑”,专利已成为中国科技突破的鲜明注脚。船舶工业皇冠上的 “三颗明珠” 悉数集齐,每项核心技术都配套着数十项发明专利构建的防护网;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,其安全系统握有的 130 余项关键专利,让 “零事故” 承诺有了坚实依托;国产大飞机翱翔云天,机身材料、航电系统等领域突破千项专利,托举起 “蓝天梦” 的无限可能…… 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等领域,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加速崛起,在创新沃土上,专利与成果如同并蒂莲,共同绽放出科技自立自强的芬芳。

  让崇尚创新蔚然成风,专利是最好的 “军功章”。

  今年春晚,人形机器人扭秧歌的节目火爆出圈,78 项关节灵活性专利,让传统民俗与未来科技完成了惊艳碰撞。随之涌现的中国机器人军团,跑步靠运动控制专利实现步频自适应,投篮凭视觉定位专利精准命中,踢球借力度调节专利掌控角度 —— 这些 “身怀绝技” 的机器人,在各类场景中大显身手,背后是专利技术垒起的实力根基。

  “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,就藏在专利增长曲线里。” 杭州宇树科技总经理王兴兴感慨道。这家企业成立以来专利数量年均增长 40%,“正是这些专利,让我们敢在国际赛场与顶尖企业同台竞技,从‘跟跑者’变成‘同行者’。”

  杭州 “六小龙” 等人工智能企业异军突起,专利是其最坚固的 “护城河”:DeepSeek 大模型手握 300 余项自然语言处理专利,在语义理解赛道跻身全球前列;机器人马拉松赛参赛团队平均握有 50 余项运动专利,让中国机器人在耐力与精度比拼中屡创佳绩。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,中国创新成果引发世界关注,而专利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跃升,正是这份底气的来源。

  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将专利保护深度融入创新生态。通过修订专利法强化侵权赔偿、建立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压缩审查周期,让创新者有回报、敢投入、愿坚守。如今,从实验室的笔尖到生产线的机床,“谈创新必提专利” 已成为行业共识,崇尚科学、追求创新的氛围在神州大地愈发浓厚。

  各地持续加大创新投入,专利密集型产业加速成长:今年上半年,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 AG600 斩获型号与生产 “双证”,其灭火系统专利让投水精度提升 30%,单次灭火效率相当于 60 辆消防车;电动载人飞艇 AS700D 完成科研首飞,气囊材料专利使其续航突破 10 小时,为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;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开源 550 万条数据,配套的 200 余项技术专利加速成果转化,推动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35.6% 和 25.5%……

 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,更是专利创造的主力军。从科技发展史看,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新往往诞生于企业:爱迪生的电灯专利照亮了黑夜,特斯拉的交流电专利重塑了能源格局,而专利始终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 “通行证”。我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通过专利税收优惠、知识产权导航等政策组合拳,引导企业从 “要我创新” 转向 “我要创新”,从 “有专利” 升级为 “有高价值专利”。

  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专利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“筹码”。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虽有显著提升,但部分关键领域仍存在“专利短板”。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,将通过放宽新领域市场准入、开放高价值应用场景,推动专利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让场景创新与专利创新形成良性循环,让更多企业在创新赛道上跑得更稳、更远。

文章来源于盛凡知识产权IP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
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1
在线客服2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