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知识产权保险“北京样板”为3366件专利上保险
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七家单位联合印发《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》,明确自2020年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。试点两年来,共支持北京市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12家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,为20余个重点产业的3366件专利上保险,补贴保费3800万元,保障金额超过33亿元。
2021年9月,商务部印发《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》(商资函〔2021〕469号)向全国复制推广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,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获评成为十个最佳案例之一。截至目前,两笔专利执行险出险理赔已完成,累计赔付近60万元。
二、河北制定七项重点任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
4月1日召开的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决定,今年河北省将抓好七方面重点任务,加快建立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,以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创新创业全链条,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。
这七项重点任务为:紧扣省知识产权强省纲要、“十四五”规划和省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》目标任务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。严格司法保护,严格行政保护,强化刑事打击,构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环境。深化跨区域协作,深化跨部门合作,深化纠纷多元化解,强化代理机构监管,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社会共治。推动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,加快简易纠纷快速处理,促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。防范风险,维护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权益。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,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,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,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检察监督机制建设,提升专业技术支撑能力,加快知识产权纠纷处理,强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。对标任务抓落实,对标职责抓落实,对标先进抓落实,打造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特色亮点。
三、《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》5月1日起施行
2022年3月30日,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《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》。《条例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。
《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》主要特点如下,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》,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把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融入激励创新全过程,健全完善制度设计。坚持立足山东实际。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总结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实践经验,聚焦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内容事项,强化相关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充分体现山东特色、时代特点。坚持系统观念。根据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的要求,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职责,同时,贯彻社会共治理念,注重发挥市场主体、行业协会商会、新闻媒体、社会监督等各方面的作用。《条例》共49条,分为总则、创造与运用、保护、管理与服务、法律责任和附则等6章。
此文章来源于中国专利保护协会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